4月2日晚,中华老字号药企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993.SH,以下简称“马应龙”)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18.85%,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达5.28亿元和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4%和44.98%,再创新高。马应龙以“数智+绿色+创新”驱动业绩增长,成为业绩再创新高背后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数智化转型:全产业链效率革命,产销双提升
马应龙推动产业数字化创新升级,实现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推行 5G+应用,建设膏栓智能生产线,打造柔性智慧物流,实现生产智能化以及核心产线 100%数字化管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数字模型中一比一实时还原实际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及时全面透明化管理,减少原材料不合理使用以及生产失误导致的资源浪费。采用AGV云化智能小车,实现成品无人化自动转运和产品监管码自动识别追溯,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年内智能工厂建设成果新增入选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国家 5G 工厂名录”,公司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同时,公司深化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建立覆盖全业务链条的信息化系统,挖掘营销数据价值,借助创意短视频、全域种草、直播带货、AI 智能客服等多种形式有效触达终端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后续,马应龙表示将不断寻求新技术、新模式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和经营模式创新。
绿色化实践:ESG理念贯穿产业链
工业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马应龙将ESG理念深度融入运营,积极响应双碳政策,全面实施节能降碳行动,打造符合现代制造业需求的高效、环保生产方式,持续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管理上,公司制定了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生产中,持续投入资金引进先进绿色生产线,升级环保设备,降低能耗与排放。同时,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上下游伙伴设环保标准。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生活,全方位践行绿色治理,助力可持续发展。2024年,马应龙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及湖北省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公司建成了国内中药大品种数字化智能工厂,在节能、减排、降碳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医药行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彰显中华老字号的环境与社会责任担当,促进了中药大品种制造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型升级。
AI与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马应龙运用AI精准赋能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建立了智能智造云平台,通过集纳上游数百家供应商和下游数十万家终端客户及数百个经销商的库存、订单数据,打通数据链,基于AI算法实现产供销精准、高效协同,打造“智能调度大脑”
在产品研发方面,马应龙强化专业分工,聚焦肛肠、眼科、皮肤等战略重点领域。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6,669.17万元,报告期内多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肛肠类中药一类创新药虎麝止血止痛膏(暂定)获得临床批件,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自主专利菌种获得保藏证书、正积极推进相关产品开发;眼科类用药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皮肤类主导品种龙珠软膏成功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将进一步为医生在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2024年公司共完成60个大健康产品的自主研发,涵盖特妆、医疗器械等多业务领域。
从传统药企到现代健康产业标杆,马应龙以“数智+绿色+创新”驱动业绩增长,不仅实现净利润突破5.28亿元的历史新高,更在智能制造与ESG领域树立行业典范。面对未来,这家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正以新质生产力为支点,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